雪线是指地球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即永久积雪下限的海拔。在雪线以上,气温低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高于0℃,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常年积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一、雪线高度分布规律
1、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向高低纬度两侧递减。
2、同一座山地,夏季雪线升高;冬季雪线降低。
3、一般山脉,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4、一般山脉,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二、雪线高度成因分析
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
1、气温: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
气温越高,积雪的消融量越大,雪线越高;气温越低,雪线越低。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例如,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5200米,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3200米,北极圈内只有200米以下。
2、降水:雪线的分布高度与降水量成负相关
降水量越大,冰雪的补给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在干旱的副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少,雪线的高度达到最高。
3、坡向
(1)阳坡和阴坡
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阴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为阳坡,雪线偏高;而北坡为阴坡,雪线较低。例如,中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4200米,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3900米。
(2)迎风坡和背风坡
同一座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量大,雪线较低;背风坡降水较少,雪线较高。
如果某山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则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再判断雪线的高低。一般来说,在湿润地区,降水是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在干旱地区,气温是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地处干旱地区的天山,南坡为阳坡,气温比北坡高,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
冰川、冰盖、冰原、冰架、冰山
冰川: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国际冰川编目规定:凡是面积超过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体都应编入冰川目录.
冰盖,又称大陆冰川,是覆盖着广大地区的极厚的冰层的陆地面积(一般常见于高原地区),覆盖面积大于50000平方公里的叫做冰原。一般指大陆冰川,南极和格陵兰为两个大冰盖。
冰架是指陆地冰,或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如北极冰架),延伸到海洋的那部分。崩解后的冰架成为冰山,或者可以说冰山的来源就是冰架崩解。冰架有大有小,大的冰架可达数万平方公里。两极地区是冰架最为集中的地区。冰架崩解是一种自然现象。
冰山是一块大若山川的冰,脱离了冰川或冰架,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冰的密度约为917kg/立方米,而海水的密度约为1025kg/立方米,依照阿基米德定律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漂浮的冰山约有90%体积沉在海水表面下。因此看着浮在水面上的形状并猜不出水下的形状。这也是为何有冰山一角一说来形容严重的问题只显露出表面的一小部分。冰山非常结实,加之极地的低温环境下金属的强度降低,很容易损坏金属板,因此为极地海洋运输中的极端危险因素。
01 春小麦与冬小麦
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冬小麦——往往前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冬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
冬、春小麦的主要区别:
种植时间不同,收获时间不同。
春小麦是指春节过后播种的,8、9月份收获的,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 冬小麦:是指在9、10 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获的,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
02 积温和无霜期
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 ℃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03 土壤、土地、土地资源
土壤一般可简单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表土层: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
心土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层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层。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掺杂有岩石风化而成的碎屑物。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的风化物。
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04 草原、草地、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
草地——指被覆盖着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
草场——指用于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0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增长量
率是一个比例,量却是一个数值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 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其代表的是数据变化的速度。
自然增长量——不是自然增长率越大,自然增长量就越大,它还与区域的人口基数相关,如我国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仍很大。
06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者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但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强弱程度不同。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夏季气温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们的分布位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欧大陆东岸,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同纬度北美、南美、大洋洲的大陆东岸。
07 降水、降雨
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替降水量。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
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
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
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08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和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黄土堆积。黄土主要来源于风力携带北方泥沙沉积形成。
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流水侵蚀。黄土高原夏季暴雨集中,黄土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09 冲积扇、冲积平原
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沟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它可由一条或几条河流形成。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密西西比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冲积平原。
10 日界线与180°经线
日界线与180°经线
区别——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时刻为0∶00的经线,经度不定,一条是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的线,由于180°经线跨过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为了使岛屿保持一致的日期,日界线在太平洋有三折,因此越过180°经线日期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
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或中时区的区时。
11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一天随着时间变化,太阳高度也在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能直射地区,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90°,无直射地区最大值不能达到90°。
12 地壳与岩石圈
地壳——是指地球内部结构分层中的最外层,它位于莫霍面以上的部分,随着海拔的不同地壳厚度会发生变化,总体来讲,陆壳厚,洋壳薄。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包含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区别——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大。
13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14 生长期与生长周期
在实际学习与解题中,经常会看到诸如以下问题:东北大米生长期长,品质优良;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期长,一年二熟到三熟。这让很多人迷惑。其实前者指的是生长周期,后者才是生长期。高中地理教材中没有把农作物的生长期区分的那么清楚,不知道是教材编写的失误,还是有意而为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生长期其实包括两层含义:
一、可供植物生长的时间周期(和热量相关,热量足,生长期长。生长期长,农作物可以一年成熟好多荐。),这个一般是真正的生物学上的生长期,高纬地区生长期短,低纬地区生期长; 二、植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周期,这个准确叫生长周期,即一熟的时间,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农作物的生长期。
比如同样的一种农作物,在东北地区可供植物生长的时间周期短(一年一熟),但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周期长,所以农作物的品质较高。
No.1
气温-地温
1
气温
气温: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主要受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天气系统、人类活动等影响。
2
地温
地温:地面和地中不同深度的温度。地面温度指下垫面的表面温度。夏季或白天地球表面一定深度内,离地表越近的区域升温快地温高,向下温度降低;冬季或夜晚,地表散热快,距离地面一定深度内,向下温度升高。地面温度变化大,地下温度变化小,更接近恒温状态。
No.2
海陆分布-海陆位置
1
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海陆分布强调的是位于陆地上还是海洋上,以及陆地的大小从而导致的海洋性及大陆性的强弱。
2
海陆位置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强调的是位于沿海还是内陆(距离海洋的远近),及位于大陆的哪一侧(东岸或西岸),从而导致海洋性及大陆性的强弱及受大气环流影响的差异。
No.3
含沙量-输沙量
1
含沙量
含沙量:指每立方米水中所含悬沙的重量,以kg/m³计。注意沉积在河床、湖床、海床重点沙不能称为含沙量。注意受植被覆盖率、土质、坡度、降水强度等影响。
2
输沙量
输沙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经过河渠或管道等某一制定断面的输沙总量。河流的输沙量决定于河流的流量与含沙量。比如亚马孙和含沙量小,但由于流量大,输沙量也大。
No.4
流量-径流量
1
流量
流量: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水断面的水量,计m³/s。
2
径流量
径流量:在一特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测断流面的总水量,称为m³或k m³。
No.5
地面反射-地面辐射
1
地面反射
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之间反射回大气中。地面反射的强弱取决于地物的颜色及光滑度,比如新雪、冰川反射率高。
2
地面辐射
地面辐射: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中的部分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地面辐射强弱主要取决于地温高低,主要与到达的太阳辐射及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有关。
No.6
平原-平地
1
平原
平原:一般指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区域
2
平地
平地: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区域,对海拔不作要求。比如黄土塬内部是平地,但不能叫平原。
No.7
河流汇入-河流分汊
1
河流汇入
河流汇入:指支流汇入干流的现象。
2
河流分汊
河流分汊:指河床中因沙洲或河间岛使水流分成两股或多股的河床。两者在形态上很相似,但水流方向相反的。
No.8
海水倒灌-海水入侵
1
海水倒灌
海水倒灌:海水倒灌指的是海水经地表到达陆地。
2
海水入侵
海水入侵:指的是海水经地下到达陆地。
No.9
草甸-草原
1
草甸
草甸:发育在中度湿润条件下的多年生中生草本植被类型。按生境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1)高山草甸:由寒冷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在我国以嵩草属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为主。具有草层低矮,结构简单、草群生长密集、生长季节短、生物生产量低等特点。多数植物具有丛生、莲蓬状、株矮等抗寒特性,花一般大而美丽。
(2)典型草甸:包括森林草甸和亚高山草甸。群落种类丰富,以宽叶中生杂草为主,间有禾草,草丛高大密茂,外貌华丽。
(3)低地草甸:分布在沟谷、河漫滩等低湿地段,以跟茎禾草与疏丛禾草为主,草地比较简单,外貌不够华丽。
2
草原
草原:指以草原是种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形态,分布于各大洲。属于土地类型的一种,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多种类型。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响小,而木本植物无法广泛生长。旱生环境为主。
No.10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
1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又称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常见原因有构造运动下降,或者一般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比如我国华北平原城市所在区域地面沉降明显。
2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一般由于开采地下水、地下施工导致局部塌陷。
No.11
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1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原地发生的崩解和破坏作用。
2
风力作用
风力作用:指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侵蚀或沉积作用。
No.12
地势高低-地势起伏-地势倾斜
1
地势高低
地势高低:指总体海拔的高低,比如青藏高原地势高,华北平原地势低。
2
地势起伏
2.地势起伏:指垂直高差的变化,比如高原内部起伏小,山区起伏大。
3
地势倾斜
地势倾斜:指不同部位的高低差异,比如西高东低,中高周低。
No.13
天体-天体系统
1
天体
天体——宇宙中各种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星云等都属于天体。
2
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所构成不同等级,构成天体系统至少要有两个天体,如地月系、太阳系等。
区别——天体是独立的个体,天体系统是多个天体的集合。
No.14
光照-热量
1
光照
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高度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2
热量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No.15
积温-无霜期
1
积温
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 ℃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2
无霜期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No.16
生长期-生长周期
1
生长期
生长期(气候生长期)是指植物能够生长的时期(候均温度大于等于10摄氏度):如南岭以一年的南生长期多达320天。
2
生长周期
生长周期(作物生长期)则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即一熟),如南岭以南一年可三熟。
No.17
恒星日-太阳日
1
恒星日
恒星日——指地球以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地球真正的周期,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2
太阳日
太阳日——指地球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24小时。
No.18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1
昼夜现象
昼夜现象——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它是由地球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2
昼夜更替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3
昼夜长短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以外的地区昼夜长短产生周期变化的现象。
No.19
地方时、区时、时区、
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1
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2
时区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3
区时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4
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1
国际标准时间
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或中时区的区时。
No.20
日界线-180°经线
1
区别
区别——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时刻为0∶00的经线,经度不定,一条是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的线,由于180°经线跨过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为了使岛屿保持一致的日期,日界线在太平洋有三折,因此越过180°经线日期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
No.21
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
1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一天随着时间变化,太阳高度也在变化。
2
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能直射地区,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90°,无直射地区最大值不能达到90°。
No.22
地壳-岩石圈
1
地壳
地壳——是指地球内部结构分层中的最外层,它位于莫霍面以上的部分,平均厚度约为17 km,随着海拔的不同地壳厚度会发生变化,总体来讲,陆壳厚,洋壳薄。
2
岩石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包含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区别——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层大。
No.23
海岭-海沟
1
海岭
海岭——是板块张裂形成,形成在生长边界,由于洋壳张裂,岩浆涌出地表,遇到冰冷海水,向两侧迅速冷凝,形成海岭。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
海沟
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形成在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在交界处形成岛弧,在海岸上形成海岸山脉,在洋壳物质流失区域,形成海沟。
No.24
流水侵蚀作用-水的溶蚀作用
1
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是物理侵蚀,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被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2
流水溶蚀
流水溶蚀——是化学侵蚀,是指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等产生的溶解侵蚀作用。主要形成喀斯特地貌,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林、溶洞等景观。
No.25
冲积扇-冲积平原
1
冲积扇
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沟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2
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它可由一条或几条河流形成。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密西西比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冲积平原。
No.26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1
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3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4
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No.27
气候-天气
1
气候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它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例如,昆明四季如春;华北地区,春、秋温和,盛夏炎热,冬季寒冷,我们就称这里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2
天气
天气——是指某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的冷暖、干湿、晴阴、风雨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它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区别——从时间尺度看,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大气过程,天气则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天气瞬息多变,具有不稳定性,而气候在一定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No.28
温和、寒冷、低温、凉爽
1
温和
温和——是指0 ℃以上的温度,一般在0 ℃~15 ℃,很少结冰,给人的感觉很温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的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的特征我们一般用“温和”来描述,不能说“低温”或“寒冷”。
2
寒冷
寒冷——是指气温在0 ℃以下的温度,给人感觉很冷,有结冰期,例如极地气候全年的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时的特征可以用“寒冷”,来描述,不能说“低温”或“温和”。
3
低温
低温——是指较低的温度,包括0 ℃以上或0 ℃以下数值不大的温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时的特征可以用“温和”或“低温”来描述,不能说“寒冷”。
4
凉爽
凉爽——是指给人感觉很温凉,如十几摄氏度到二十多摄氏度;我们只能说“气候凉爽”,不能说“气温凉爽”。
判断某地气候特征夏季是高温还是凉爽?
一般根据夏季的月均温来判定:如果夏季月均温超过20 ℃称为高温,低于20 ℃时称温和或凉爽。如我国气候特征是“夏季普遍高温”,这里所说的高温是指全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温在20 ℃以上。昆明“夏季凉爽”是指夏季月均温在20 ℃以下。
判断某地冬季气候特征是寒冷还是温和?
一般是以最冷月月均温高于还是低于0 ℃为标准:如果高于0 ℃称为温和,反之为寒冷。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用“温和”描述,是由于最冷月月均温在0 ℃以上;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则是由于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
No.29
降水-降雨
1
降水
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2
降雨
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替降水量。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No.30
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
都是大气的热力作用;
削弱作用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保温作用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指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保温作用有两层含义。
No.31
热力环流与三圈环流
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组成,它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在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大气环流)。
No.32
热力原因与动力原因
三圈环流中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极地高气压与赤道低气压是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称为热力原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是由于空气聚集下沉或辐合抬升而形成的称为动力原因。
No.33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者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但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强弱程度不同。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夏季气温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们的分布位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欧大陆东岸,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同纬度北美、南美、大洋洲的大陆东岸。
No.34
季风环流与大气环流
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一种环流,近地面空气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则由海洋吹向陆地。它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No.35
焚风与干热风
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降温,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即0.5-0.6℃/100米)下降,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过山顶后,空气沿山坡下降,并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上升,导致山地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因而形成焚风。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No.36
低压与气旋、高压与反气旋
低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区域,叫做低压。
气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向中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南半球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即气旋。
高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区域,叫做高压。
反气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南半球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这种旋涡与气旋正好相反,所以叫反气旋。
区别——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而气旋、反气旋则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它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No.37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是一种气候类型,它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此种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且分配较均匀。
热带雨林——是一种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带中的典型植被代表,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
热带雨林带——是一种自然带类型,它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或南北回归线之间迎风坡地区,具有纬向地带性规律。
No.38
台风与飓风
两者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一般我们把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绘图:李双福 ☝
No.39
寒潮与冷锋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人们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它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 ℃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 ℃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形成大风、降雨、降雪、沙尘暴等天气现象。
区别——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锋都称为寒潮。
No.40
波浪、潮汐与洋流
均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由风、海底火山或地震等引起,海水质点作圆周运动。海啸是由海底火山、地震海底、风暴或海底滑坡引起的巨浪。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用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依据其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No.41
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
硫酸型酸雨主要由于含硫煤燃烧而引起(有色金属冶炼时也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硝酸型酸雨主要因汽车尾气排放而引起,发达国家的酸雨多是硝酸型酸雨。
No.42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
拉尼娜: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两者都会引起世界各地的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岸降水偏多,西岸降水偏少。
No.43
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板块边界的类型。
生长边界位于板块张裂处,有海岭、断层等;
消亡边界分布于板块挤压处,有海沟、造山带等。
No.44
向斜与背斜
岩层受力向上拱起,形成背斜;
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向斜。
背斜与向斜最本质的差别在于岩层的新老关系,地面上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反之为向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No.45
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
水系:水系又称“河网”、“河系”,指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水体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系统,它由干流、支流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等组成。水系的划分,有的以流入的海洋划分,如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有的以河流的干流命名,如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也有的以归宿的湖泊而定名,如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等。水系特征通常从干支流的分布,河道的曲直等方面去描述。
水文:一般包含水位、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的内容。水位是河流某处在某一时刻,相对基准面的水面高程。水位的变化,主要受水量大小的影响。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截(断)面的水量,一般用米3/秒表示。河流中出现一年中最小流量的时期,称为枯水期。汛期是指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含沙量指单位水体中所含泥沙量,通常以千克/米3计算。结冰期指水体开始结冰至冰面破裂,冰块随水开始移动的这一段时期。
No.46
潜水与承压水
潜水: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中间的地下水。潜水有自由水面,埋藏较浅,水质较差,易受气候影响;
承压水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埋藏较深,水质较好,不易受污染,但污染后难以恢复。
No.47
自然资源与能源
能源指凡是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
自然资源人类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资源中,有一部分可以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被称为能源资源。
No.48
冰川融水与冰雪融水
冰川融水——指冰川由于气温升高,融化成水补给河流,该补给一般比较稳定,补给量在夏季达到最大。
冰雪融水——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融水的补给。该补给的最大量往往在夏季。
冰雪融水一般是高山地区的(冰川+积雪),季节性积雪融水是高纬地区的,两者不是一样的!
No.49
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
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陆地上的淡水。
水能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水利资源——泛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是从综合效益的角度上说的。
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是指天然河流、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上说的。
No.50
土壤、土地、土地资源统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的风化物。
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No.51
草原、草地、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
草地——指被覆盖着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
草场——指用于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No.52
滑坡与泥石流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No.5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增长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 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量——不是自然增长率越大,自然增长量就越大,它还与区域的人口基数相关,如我国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仍很大。
No.54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旅游、度假、购物、出差等。
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No.55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往郊区外缘移动,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加速阶段。
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过程,它不是城市化的倒退,人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