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都市新闻网  今天是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描基层人民之群像,绘中华发展之蓝图

无锡学院“描绘基层群像”社会实践团队

——描基层人民之群像,绘中华发展之蓝图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和完美落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及关键词“基层”达25次。为了深入了解基层工作,深刻体会基层精神,无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成立暑期三下乡“描绘基层群像”实践团队,前往基层建设地区,体验基层工作。

为加深人们对基层的了解以及对基层工作的认知,“描绘基层群像”实践小队成员走访江苏、河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广州7个省,前往9个城市,12处基层实践地点,行程总里程达4699公里。

体验基层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优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描绘基层群像”团队在乡村卫生院的实践过程中,协助本辖区内卫生医疗的宣传教育工作,在街道社区也积极参与着服务工作。

团队负责人在实践后说到:“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要求,在指导基层工作和推进基层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精神,结合基层实际,不断探索创新,为更好地推进基层工作出一份力。”

采访调研实践

在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描绘基层群像”团队采访了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询问他们对于基层工作的看法,并有幸采访了江苏泰州市泰兴三营社区生书记,进一步了解基层工作发展现状。

“基层工作还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所以要提升基层实践能力。毕业后,我也有把自己的青春燃烧在基层的想法,我想在那里我会实现我的价值。”江南大学学生这样说道。

生书记表示,“社区采用网格化管理,每天的服务我们都会和网格内的老百姓打成一片,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各个网格内老百姓反应的难点、热点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乡村支教生活

支教改善了乡村教育环境,培养当地师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同时也体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重视,也是提升自己,沉淀自己的过程。

大学生支教满足了高校教学的需要。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

支教活动既满足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又满足了大学生渴望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

在支教过程中团队成员克服了环境困难,对教育环境和资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加理解了支教对于基层建设的重要性。

“我看到了偏远地区的学校条件艰苦,学生们面临着很多困难;我也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教育的渴求。我想,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为更多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团队暑期在安徽阜阳市临泉县进行支教活动后,团队成员如此感慨道。

实践宣讲活动

“描绘基层群像”实践小队在三下乡活动中,开展宣讲活动二十余场,从团队内部学习到对外宣讲活动,小队成员紧跟二十大的步伐,加深人们对基层工作的了解,弘扬二十大精神。

“宣讲过程中我们还结合了在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中的优秀案例,如从“新农人”变成“兴农人”的丹阳市逸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群逸;将“空壳村”建成村强民富“荷”美乡村的靖江市生祠镇东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荣等,进一步阐述二十大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怎么做、做什么有了更明确的想法。”团队成员如是说。

团队感悟: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相关政策,为基层建设事业铺路架桥,为基层建设工作添砖加瓦,肩负使命,拿出百分之百的干劲不断精益求精,拒绝成为“差不多”先生,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坚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信念,将吃苦作为成长的必修课,保持实打实的闯劲,不断锐意进取,突破“老一套”作风,用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推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推动基层建设进一步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苏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