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市民崔先生反映,其岳父徐良忱作为1946年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生前应享受108平方米的住房待遇,但实际仅分配75平方米。根据国家及地方房改政策,差额部分应给予货币化补偿,但这一承诺在其岳父2017年病逝后仍未能兑现。家属多次向大连市委党校及相关单位反映,均未得到解决,相关部门的处理态度更令其寒心。
政策明确却执行难 33平米差额拖成"历史遗留问题"
据崔先生提供的材料显示,徐良忱1946年参加革命,离休前担任大连市委党校理论教研室主任,按政策应享受108平方米住房待遇,但实际仅分配75平方米。根据《辽宁省省直机关住房货币分配办法》等相关规定,差额部分应予以货币化补偿。然而,自2017年徐良忱病逝至今,家属多次向大连市委党校追讨补偿款,均被告知"再等等",甚至后期被拒之门外。崔先生称,同类情况的铁路系统职工早已完成补发,"为什么党校的政策落实就这么难?"
信访流程被指"兜圈子"
今年3月,崔先生通过辽宁省信访平台反映问题。大连市信访办先后将信件转至市财政局等四部门,最终由大连市住房城乡建设服务中心答复。4月25日,该中心出具的处理意见书未明确补偿时间表,仅称"补贴发放工作处于暂停状态",并提醒家属"不服可申请复查"。崔先生质疑:"转了一圈又把问题踢回来,复查还有什么意义?"
专家:政策执行需有温度 避免寒了老干部家属心
公开资料显示,辽宁省多地近年已陆续兑现离休干部住房补贴。有行政学者指出,此类问题多因部门间权责不清、资金调配滞后导致,建议建立跨部门督办机制,"对历史欠账不能‘新官不理旧账’"。截至发稿,大连市委党校及市住建局未就此事作出进一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