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都市新闻网  今天是 2025年05月11日 星期天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景德镇农民征地纠纷案胜诉后养老保险未兑现,农田补贴款去向成谜

近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鱼山镇上徐村村民涂某向媒体反映,其诉景德镇市政府2015年度第五批次征地违法一案虽已胜诉,但判决要求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至今未落实,甚至需自费购买,而农田补贴款去向也引发质疑。

法院判决确认征地违法 责令三月内整改未果

根据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赣02行初9号行政判决书,法院确认2015年度第五批次征地存在违法行为,包括未批先占、未按规定履行公告程序、未足额支付补偿款及未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等,责令市政府在判决生效后3个月内按公告要求履行义务。然而,涂某表示,判决生效已逾5年,养老保险承诺仍未兑现。

农民自述:“先保后征”形同虚设 农民自费参保

“判决书上写着一亩地提取6000元给我们纳入养老保险,实际上根本没落实,都是我们自己交钱买的。”涂某称,按照江西省“先保后征”政策,政府应在征地前为农民办理养老保险,但现实中失地农民需自费参保,甚至出现“交钱也买不到”的情况。

此外,涂某质疑,其承包的基本农田虽被征收,但中央下发的农田补贴款仍逐年发放,这笔资金流向何处?“我们的田早就被征了,补贴款到底去了哪里?”判决生效后,涂友崽于2018年3月12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至今未获落实。

法律依据与农民诉求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征收土地需足额支付补偿并保障农民权益。江西省《关于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意见》亦要求“先保后征”。涂某呼吁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判决,补办养老保险,并公开农田补贴款使用情况:“基本农田是永久性的,保障应该惠及子孙后代。”

事件折射基层治理难题

该案暴露出征地程序中公告缺失、补偿机制不透明等问题。专家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在征地中存在“重征收轻安置”倾向,易引发长期纠纷。涂某的个案并非孤例,多地曾出现类似矛盾,如何平衡发展与农民权益保障仍需制度性探索。

截至发稿,景德镇市政府未就养老保险落实及补贴款问题作出回应。本案后续进展,媒体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苏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