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都市新闻网  今天是 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

从奥生走出来的新疆首位业余6段女棋手

文章来源:新疆奥生围棋公众号

苏桐馨,现就读于青岛大学,曾经奥生围棋的小学员,现在已然是新疆杰出的女大学生棋手。在近期的比赛中,苏同学成功荣升为女子围棋业余6段,成为新疆首位获此殊荣的女子棋手,奥生围棋市场部特邀苏桐馨撰文,让我们来看看她的围棋心路历程,满含对奥生老师的感激之情。

十年棋缘:新疆首位女子业余6段成长记

苏桐馨撰文

我与奥生的缘分始于2008年。父亲是聂卫平棋圣时期的超级棋迷,水平在弈城1-10级之间,但是对弈过上万盘,酷爱宇宙流。那时我8岁刚上3年级,爸爸带我来到奥生围棋红旗路基地,开始了我的学棋之路。

我在学棋之路上的第一位老师殷宏刚老师,是一位5段的高手。早在十几年前,殷老师的课堂形式就很丰富。印象里除了知识点讲解之外,还有复盘讲解、猜选点、每人固定棋子数量作为机会、小队长石头剪刀布选队员的分组对抗赛,还有趣味围棋游戏等。殷老师总是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我们对围棋的兴趣,表现得好能获得积分。母亲至今仍津津乐道我初学时的趣事,说我刚开始学棋的时候跟玩一样,每次一到学校就先跑到奖品柜旁边看看有没有上新啥东西,再算算自己有多少分,跟老母护崽似的。

殷老师很慈祥,对我们这些孩子都特别有耐心。每次我都很早就到基地了,总能看到殷老师在办公室喝他喜欢的康师傅绿茶。看到我来了,殷老师就陪我练一盘,下课后还等着殷老师再杀一盘。在殷老师的启蒙下,我进步很快。那时候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去上围棋课。

少年苏桐馨少年苏桐馨

当然我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殷老师治我也很有一套。我那时候不喜欢做死活题,但是殷老师每次都会留作业,下次上课之前肯定要交的。我每次一想不出来了就喜欢偷偷翻习题后面已经被钉起来的答案。但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我发现把作业本鼓起来虽然费劲点,但还能抄到一些。殷老师好像有天眼似的,对我的水平门清,什么题我能做对,什么题我做不出来都了如指掌,一眼就发现了我的问题。从此我的作业本变薄了一小半。

那时的周五是奥生固定的练棋时间,放学的铃声是冲锋的号角,背着书包飞奔去基地练棋。周末上课时,妈妈怀着身孕不能走太远的路,也每次送我穿过西公园,看到桥的时候停下,我就一个人走过桥穿过小西门去基地。下课了穿过桥,看到另一头妈妈的身影。就这样风雨无阻。

在级位的时候我升级非常顺利,打一次成功一次,还一下跳好几级。之后我将面对入段的考试,也是我学棋道路上的第一个挫折。从1级升1段第一次没升上,第二次打上午下得一塌糊涂,被老爸好一通说,我哭得稀里哗啦的。结果下午都赢了,靠着小分高升上了——哭早了。

殷老师对我的鼓励、关心和期许像山涧清泉滋润初生的茶苗,那份清冽的甘甜至今仍在心田流淌。同年我晋升到业余2段,从殷老师班转到了王昭斌老师班。

如果说殷宏刚老师是我的围棋启蒙恩师,为我打开了黑白世界的大门,那么王昭斌老师则是我棋力突破的关键引路人,带领我在纹枰之道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王昭斌老师是新疆围棋界当之无愧的顶尖高手,曾多次斩获全疆冠军。记得在我这次冲击业余6段的晋级赛中,整个赛程输了两盘,其中一盘就是败给了王老师。

作为苏州路围棋基地的主任,他不仅棋风犀利,教学更是以严谨著称。每节课都会考察我们的实战计算。初入师门时,面对那些复杂的计算题,我常常手足无措,屡屡败下阵来。每当这时,王老师总会用他那标志性的沉稳声音说:“围棋不是靠运气,而是靠算路。算得越深,胜算越大。”这句话后来成为了我下棋时的座右铭。

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死活题连续答错,王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让我一步步拆解变化,直到我真正理解错误所在。他说:“输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这句话让我养成了复盘的习惯,每盘棋后都会仔细分析,寻找改进之处。

在王老师的悉心调教下,我的棋风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凭感觉”逐渐转向“重计算”。每次做完题,王老师都会用他那遒劲有力的字迹批改签字。那些工整的评语旁边,还留着我年少时画的各种幼稚花边和改错标记,现在想来都是珍贵的成长印记。

小时候在死活题书上画的王老师小时候在死活题书上画的王老师

在跟随王老师学棋的日子里,有两件事让我终生难忘。第一件是我第一次参加升3段比赛时,当时已经提前一轮定段。下午最后一轮开始前,王老师特意从远处走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为荣誉而战!”这简短的五个字,让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斗志瞬间燃起。最终我顺利拿下最后一盘,以全疆第一的成绩升上3段。

第二件事发生在我升上3段后。一次王老师同时指导我和一位4段的学长下棋。那位学长落子时总把棋子拍得震天响,身体还倚靠着墙壁,显得颇为张扬。我刚想效仿,就听见王老师突然厉声喝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围棋是君子之戏!靠拍棋子吓人?那是街边棋摊的做派!”那是我第一次见温文尔雅的王老师如此震怒。从那以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局面、什么样的对手,我都谨记教诲,始终保持谦逊的落子姿态。

就这样,在王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下,我的棋艺突飞猛进,很快就升到了业余4段。后来由于课程调整,王老师转去教授启蒙班,我也迎来了在奥生的第三位恩师孙自和老师。

孙自和老师是真正的新疆棋坛的传奇人物。虽然在我升上4段后,跟随他学棋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他对我围棋之路的影响却是深远而持久的。那时无论是出疆参赛还是疆内比赛,总能看到孙老师的身影。他身上那种“君子淡如水”的气质,总能让人在浮躁中沉淀下来。他教会我的不仅是棋艺的精进,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下棋态度。

每次赛后,他都会耐心地帮我复盘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让我真正戒掉了年轻棋手常有的浮躁之气。初中时期,随着学业日渐繁重,我在冲击业余5段的道路上接连两次失利。不甘心的我决定休学半年,前往专业道场进行封闭训练。这段艰苦的集训经历让我收获颇丰,回来后便以全疆第二名的成绩成功升上5段。后来我又尝试冲击职业段位半年,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但这段经历让我对围棋有了更深的理解。

北京葛玉宏围棋道场北京葛玉宏围棋道场

在被青岛大学录取后,我重新拾起了黑白棋子。一次偶然的比赛机会,让我结识了许多新疆籍的优秀大学生棋手。建立一个大学生围棋交流群的想法油然而生。之后随着群体的不断壮大,还有来自奥生围棋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全方位支持,“奥生杯”新疆大学生围棋邀请赛应运而生,今年即将迎来第三届赛事。

第一届新疆大学生围棋比赛合影第一届新疆大学生围棋比赛合影

(第一排左三恩师王昭斌老师、左四刘增力教授、右一奥生总教练张铭康四段、右二恩师殷宏刚老师、右三刘奔老师)。

在青岛的高校里我也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经营围棋社团组织校际交流。争取青岛晚报围棋俱乐部的支持,成功创办了第一届青岛市大学生围棋赛。这些努力让我获得了青岛市围棋协会的认可,被聘为校园工作部副部长,并荣获当年青岛市围棋普及推广特别贡献奖。

作为一个曾经的冲段少女,在围棋上再进一步的愿望从未在心中消散。在积极组织各种围棋活动的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种赛事。大一时参加第九届南北大学生线上赛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在汉酱杯总决赛上首次战胜业余6段选手;大二代表新疆参加全民团体锦标赛和全国智力运动会,在淄博杯全国公开赛中获得全国前50和女子第四名的好成绩,同年摘得山东大学生女子冠军;大三时在第三届青岛市围棋联赛女子台保持全胜,青岛出版杯全国公开赛再获女子第四名,暑假回疆后包揽三项女子冠军,下半年又在孙子兵法杯全国围棋公开赛获得女子第三名,并成功卫冕山东省大学生赛女子冠军,多次获得山东省比赛女子前三名。期间踢过2次点球赢了升业6段,均以失败告终,但这些经历都让我不断成长。

2025年4月,我荣幸地收到王昭斌老师的邀请,代表奥生围棋参加新疆第五届城市联赛。作为唯一一支非地级市代表队,奥生围棋最终勇夺冠军,充分展现了其雄厚的师资实力。而我也在女子台次中保持全胜,获得城市专项女子奖。如今,我终于能够与曾经教导过我的恩师们并肩作战,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从被教导到共同奋斗,这段围棋旅程充满了感恩与传承的意义。

代表奥生围棋队参赛代表奥生围棋队参赛

下完城市联赛后,我马不停蹄地回到乌鲁木齐备战第二届兵团名人赛暨全运会选拔。野狐9D、101闯关3D的成绩让我信心满满,主动约战孙自和、王昭斌两位恩师。赛前三天,孙老师陪我高强度训练,又带我去找薛小龙、张晓虎等新疆顶尖高手连番对弈。结果输棋竟是赢棋的两倍多。这次赛前练兵让我在赛前敲响了警钟:每个人都在进步,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之后在比赛场上一直端正着心态,遇到不认识的对手也时刻记着“多算胜,少算不胜”。

比赛残酷异常:比赛一共92人,12个业6给1个晋升名额,这意味着想升业6,最多只能输两盘。首日我便遭遇滑铁卢,2胜2负的战绩将我逼至悬崖边缘,小分更是岌岌可危——要知道最后只顺延到前10,就算最终只输两盘也要面临被套圈的风险。当天晚上我已经在查端午节的票了,心如死灰地给孙老师发了信息。很快收到回复,字字如棋,点在我最薄弱的“大龙”处。第二天的四盘我时刻在心里提醒自己孙老师的教诲,最后有惊无险完成四盘平推局。

孙老师的殷切叮嘱孙老师的殷切叮嘱

时间的使用,形势判断的加强

第三天决赛日最后一盘,跟对手对冲踢点球,谁赢了谁升段。这是我踢的第三次点球了,即使是这样,说不紧张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赛前练兵时跟对手下过还输了,心里更是没底。好在我一直有记谱的习惯,每下完一盘不管结果如何都会在星阵上记谱用AI摆一摆。决赛之前我反复地摆了之前输的那局棋,分析自己的失误,心里再次反复默念孙老师说的时间的管理和形势判断的加强。赛场上发挥得很好,基本和对手同时进入读秒。棋上的三次大转换,每次转换前我都做了多次形势判断,稳扎稳打平推对手,实现了五连胜。最终以7胜2负,排位第九,幸运地升上业余6段。

当裁判宣读比赛成绩时,十多年的围棋人生在眼前闪回:殷老师启蒙时落在棋盘上的第一颗黑子,王老师批改死活题时笔在纸上沙沙的声响,孙老师复盘时茶杯中缓缓舒展的茶叶。。。。。。

此刻棋枰如镜,照见那个曾趴在奖品柜前数积分的小女孩,也照见此刻胸前的获奖证书。那些被棋子点亮的黄昏、被训诫惊醒的午后、被棋谱抚平的焦躁,都化作361个交叉点上的星辰,在记忆的穹顶连成银河。我知道,这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的棋道人生,也正待续写新的篇章。

围棋业余新疆 新浪体育公众号 相关新闻相关微博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江苏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